為科學編制《“十五五”湖南省茶產業發展規劃》,湖南省茶產業“十五五”發展規劃調研組一行, 6月30日上午到臨湘開展調研。
調研組先赴永巨茶業、明倫茶業之后,馬不停蹄來到白石茶業實地考察與座談交流,深入了解當地茶產業發展現狀與規劃思路。
臨湘是晉商“萬里茶路”的南方起點之一,是中國黑茶的發源地之一,是中國第一塊青磚茶的誕生之地。據考證,早在秦漢時期,臨湘境內即開始種植茶葉;到隋唐時期,形成頗具規模的茶市;到五代時期的后唐一朝,臨湘茶葉因為形美、味佳、香醇而聲名遠播,被朝廷欽定為貢茶,一直延續進貢至清末。臨湘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因茶設縣的地方。據縣志記載,五代十國時期,臨湘的茶葉已經久負盛名。為此,公元936年,楚國君主馬殷在陸城一帶,設置專門從事茶葉交易的“王朝場”;到北宋淳化五年,即公元994年,朝廷將“王朝場”升格為“王朝縣”;公元996年,更名為臨湘縣;公元1992年,臨湘撤縣設市。一千多年來,臨湘因茶而設縣的地域名始終未變,是南方萬里茶道的重要節點地。臨湘人民愛茶、惜茶、品茶、懂茶。相傳,秦朝后期,瑤族先民為躲避戰亂,跋山涉水,舉族南移,遷居于臨湘龍窖山,以種茶、狩獵為生。受其影響,后來的臨湘人一直傳承著種茶的習俗。到晚清、民國時期,幾乎家家種茶、制茶、售茶。臨湘的茶葉盛極一時,享譽海內外。
座談會上,白石茶業負責人就自身特色、基地現狀、各品類產量、市場銷售以及發展規劃作了匯報,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偉也介紹了臨湘目前茶產業情況和十五五規劃設想。調研組一致認為白石茶業發展茶旅融合大有可為。(沈艷玉)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王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