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電源適配器到智能快充電源,再到智能掃地機、擦窗機、割草機……湖南炬神電子有限公司(簡稱炬神電子)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的規劃愈加清晰。
“成立研發部、搭建實驗室,炬神電子正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推動供給端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促進電子產品消費升級。”公司董事長楊譓鵬表示。
近年來,為適應產業之變、市場之變、產品之變,炬神電子大力推進改革,提速發展智能家居事業。2024年,炬神電子智能家居領域產值達30億元,擁有35項發明專利,展現出科技賦能轉型的良好發展態勢。
與時俱進 勇闖智能家居新賽道
每天清晨,長沙居民李妍在手機APP發出指令后,智能掃地機便“嗡嗡嗡”地蘇醒過來,開始新一天的打掃工作。
李妍能解放雙手,正是得益于炬神電子研發的智能掃地機。
“我們的智能掃地機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洗拖一體的高效清潔作業。”炬神電子研發總監詹海峰介紹說。該產品搭載多模態傳感器技術和無刷電機,不僅能自主規劃路徑,而且工作噪音低、吸力強勁,可以通過施壓拖布的聲波震動清除顆粒殘留。遇到障礙物時,還能實時調整避讓并計算出新的最優路徑。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炬神電子自2011年成立以來,始終專注于開關電源、智能電子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主營產品涵蓋掃地機、移動電源、充電器、智能插座、TWS藍牙耳機等消費類電子產品共計1000多種。
2013年,隨著機頂盒市場漸趨飽和,炬神電子亟需新增長點。轉機來自該公司參加國內某消費電子展會的發現:“一臺機頂盒電源的利潤僅5元,充電寶的附加值是其10倍。”2015年,炬神電子迅速向充電寶、快充等消費類電源領域進軍,憑借與市場上知名品牌合作,在移動電源市場成功站穩腳跟。
近年來,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浪潮中,各類智能電子產品正逐漸走進千家萬戶。“對于企業而言,早點抓住轉型主動權,發展才可能領先一步。”依托自身在電源技術領域十四年的深耕積淀,炬神電子也由此迎來二次轉型。
炬神電子生產車間 企業供圖
創新突破 鍛造家居產業新引擎
在炬神電子技術中心實驗室里,激光雷達導航全能型智能掃地機正在進行清潔能力測試,望著眼前靈活穿梭的黑色機身,回憶也如潮水般向炬神電子研發總監詹海峰涌來。
“盡管電源硬件開發是我們的強項,但在AI算法、傳感器融合這塊,對我們來說是新的技術挑戰。”當第一臺隨機碰撞式掃地機撞翻水杯時,詹海峰和技術團隊不得不面對現實——傳統電源產品的客觀評價標準,在智能家居場景中完全失效。
最嚴峻的挑戰來自用戶反饋。“同一臺機器,在張家客廳運行流暢,到李家卻頻頻卡殼。當時產品投訴率也極高。”為攻克全屋場景適配難題,炬神電子搭建了100余種家居模擬環境實驗室,建立專門的工程師團隊,不斷對產品進行策劃,優化算力。
掃地機正在做環境模擬測試 攝影 李亞郴
“那段時間,我們既是研發工程師,又是售后專員。”詹海峰坦言,為了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團隊有時會主動前往客戶家中,做現場勘查與分析。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摸索,該公司首臺智能掃地機成功面世。一經推出,產品購買率在國內排前三。
“創新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砝碼。”詹海峰介紹,經過持續的技術積累和迭代升級,炬神電子已成功研發出LDS激光雷達導航多傳感器融合的全能型掃拖一體機器人,該掃地機器人具備超強吸力,毫米級建圖精度,智能動態導航,高效清潔多場景自適應能力。
政企協同 創新沃土催開科技之花
望著眼前連片的標準廠房,企業深知,這份成績單的取得,離不開自貿區郴州片區、郴州高新區的支持。
當炬神電子向智能家居領域發起沖鋒時,郴州高新區遞來的不僅是每年400萬元的研發獎補,更搭建起了連接產學研合作的“金橋”。“公司申報GaN技術項目時,園區派專人幫我們對接高校資源,光材料測試就協調了多家國家級實驗室。”詹海峰回憶到。
炬神電子俯瞰圖 企業供圖
除此之外,園區的“保姆式”服務也成了推動炬神電子轉型的重要推手。牽頭搭建“專家工作站”;提供人才公寓、子女入學等支持,解決人才的后顧之憂;通過“境外銀行出口信貸跨境融資”業務幫助企業獲得615.51萬美元融資,節約企業成本147萬元。
這一全方位扶持也由此催生了技術裂變——炬神電子不僅將GaN技術應用于電源產品,更衍生出智能家居設備的低功耗解決方案,有效延長智能掃地機續航時間。
“創新沒有終點。”在詹海峰看來,創新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砝碼。如今,炬神電子在與深圳大學聯合攻關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與湘南學院合作優化路徑規劃算法。2025年一季度銷售額達8.5億元,出口1200萬美元,預計2025年可實現銷售額40—50億元,出口達1億美元以上。未來,炬神電子將繼續聚焦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探索以用戶為中心的場景智能,同時結合定制化與標準化服務,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智能、更便捷的家居體驗。(文 李亞郴 王彥雄)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王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