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上海中華職業技術學院(簡稱“中華學院”或“ZHC”)開啟辦學;2025年,中華學院正式遷址上海市崇明區,承載新的世紀使命,立足全球產業升級新需求,為本土及世界培養人工智能和現代服務領域高素質人才。
學院新校區位于崇明高教園區,緊鄰上海交通大學崇明校區和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學院,由普利茲克獎得主阿爾瓦羅?西扎、安藤忠雄等國際建筑大師聯袂設計,是一座將人文、生態、自然、與建筑相結合,集教育教學、社會實踐、興趣拓展的開創型未來校園。
中華學院首批設立人工智能應用學院和現代服務學院,共包含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工業互聯網技術、智能機器人技術、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4大特色專業。
人工智能應用學院為學生構建了立體化的發展通道,形成了“國際升學+優質就業+國內深造”的三維成長體系。學院依托與卡內基梅隆大學曼谷分校等國際知名院校的合作項目,為50%的畢業生提供海外升學機會,助力學生獲得國際化學歷背景。同時,30%的畢業生通過校企合作的訂單班培養模式,直接進入企業高質量就業,實現畢業與就業的無縫銜接。
現代服務學院以“國際化教學、數字化賦能、人文素養增色、校企一體雙元培養”為特色,與瑞士理諾士酒店管理學院等國際名校深度合作,構建“校企就業無縫銜接、國內國外升學雙通道”的全鏈條育人體系,實現學生“入學即入職、畢業即領軍”,助力學生在酒店、旅游、郵輪等現代服務領域成就職業夢想。
上海中華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特色“AI+專業”三維課程:基礎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程序設計、數據科學、人工智能通識課,夯實數字技術基礎;核心課程采用“專業能力培養+AI技術賦能”雙軌模式,推動人工智能與專業課程深度融合;拓展課程遵循“學科交叉、技術深化、實踐創新、倫理安全”四位一體體系,培養跨領域應用能力。
學院立足社會需求,著力構建“國際合作、產教融合、高本貫通”的三維育人體系,讓教育成為助力產業升級、成就每個學生的未來。產教融合方面,學院實踐教學課時占比50%以上,校內建設20余個實訓基地,與行業領軍企業、知名酒店集團共同建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讓知識習得與產業前沿技術應用無縫銜接。
2025年,學院加速實現新跨越,踐行“雙手萬能,手腦并用”的實踐精神,依托百年職教積淀,扎根中國,融通世界,培養兼具扎實本土情懷與全球競爭力的技術技能人才。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王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